一周市場回顧

穩經濟政策頻出,周期板塊領漲

 

上周A股跌多漲少,僅上證綜指小幅上漲0.14%,滬深300下跌0.68%,中證500下跌1.86%,創業板下跌3.36%。

 

行業方面,申萬31個一級行業有11個行業收漲,地產金融建筑等行業表現較好,其中房地產(5.10%)、建筑裝飾(5.03%)、煤炭(4.46%)、銀行(4.05%)、石油石化(2.68%)漲幅居前;社會服務(-5.94%)、計算機(-5.47%)、傳媒(-5.26%)、醫藥生物(-4.88%)、美容護理(-4.64%)等跌幅居前。

 

海外方面,上周聯儲公布11 月會議紀要,總體偏鴿且首次警示經濟衰退,疊加海外發達經濟體PMI讀數持續處于收縮區,美國當周初申請失業金人數超過預期,引發市場認為勞動力市場降溫及通脹放緩進一步確認,美元指數、美債收益率持續下挫,上周海外主要市場收漲。

 

Dingtalk_20221129100431.jpg插圖1.jpg

 

 

 

一周熱點回顧

全面降準落地,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

 

11月23日,國常會通稿提及“適時適度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,保持流動性合理充?!?,11月25日,央行宣布,決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.25個百分點。本次下調后,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.8%。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。

 

此次降準,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,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,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,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,支持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。

 

二是優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,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,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,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。

 

三是此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56億元,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,后續可關注是否帶動5年期LPR下行,或也會累積在明年初發力。

 

金融16條”正式發布,促進房市健康發展

 

11月23日,中國人民銀行、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《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》(簡稱“金融16條”),涉及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、積極做好“保交樓”金融服務、積極配合做好受困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、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、階段性調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、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等6方面,共計16條具體舉措。

 

自11月8日交易商協會發文“第二支箭”之后,房企融資支持節奏明顯加快,“金融16條”也在出臺后快速落實,其中交通銀行、農業銀行、中國銀行、工商銀行、建設銀行、郵儲銀行相繼與房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提供融資支持超萬億元。

 

11月23日,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文,中債增已出具對多家民營房企發債信用增進函,合計支持近50億元的中期票據,后續將根據企業需求提供持續增信發債服務。

 

近期地產政策頻繁出臺,對于促進房企融資環境和融資條件的改善有重要意義,短期內對地產金融行業推動明顯,市場情緒有所提振。

 

 

 

一周資金追蹤

外資持續凈流入,風格偏向價值

 

上周市場日均成交額為8110.96億元,較前一周有明顯下降。資金方面,南向赴港資金(內資)上周小幅凈流出14.48億港元,其中滬市港股通凈流出25.04億港元,深市港股通凈買入10.24億港元。

 

北向資金(外資)上周整體繼續保持凈流入,其中滬股通凈流入112.19億,深股通凈流出37.71億,合計凈流入74.48億。

 

具體行業方面,外資凈流入的板塊包括銀行、食品飲料、公用事業、非銀金融、鋼鐵等,其中銀行凈流入29.16億,凈流出的板塊包括電力設備、醫藥生物、汽車、美容護理、機械設備等,其中電力設備凈流出25.25億。

 

插圖2.jpg

 

 

市場估值分位數

 

插圖3.jpg

 

上周A股震蕩,截至上周五,滬深300指數估值11.08倍,上市以來估值歷史分位數為18.12%,中證500指數估值23.24倍,上市以來估值歷史分位數為16.72%,均處于歷史底部區域。